各学院(部)团总支、相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持续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促进作用,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强国一代新青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第六届河南省“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教办学〔2022〕246号),经校团委研究,决定开展本届“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中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参与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活动中提升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成长,在深入社会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国情、端正思想观念、强化社会责任,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让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力量。
二、活动主题
“豫”你奋楫新征程,同心逐梦新时代
三、活动内容
立足广袤大地这个最好教材,把社会实践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整合学校以及相关社会资源,遵循青年成长规律,构建贯穿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组织大学生走向社会,广泛参与文化传承、社会调查、基层管理、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创新创业和勤工助学等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在实践中检验并拓展第一课堂教育教学成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各学院(部)团总支、相关单位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策划形式新颖、可操作性强、育人成效突出的活动项目,并择优向校团委推荐。项目策划应从以下几类选择所属类别:
1.红色教育类
扎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遗产沃土,把史料史实和革命精神转化为教材,把红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纪念馆等转化为课堂,推进红色实践教育课程和体验式教学有机互动,通过红色史料收集整理、红色故事宣传讲述、红色文艺编排展演、红色文创产品生产创作等形式,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精神洗礼,坚定跟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2.文化传承类
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原文化深厚土壤,锚定中华文明起源与传承脉络、优秀成果、文化遗产、民间文化艺术和传统工艺等,通过传统文化公益讲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非遗文化抢救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技艺训练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感悟传统文化对民族复兴的巨大推动作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3.生产实践类
突出各学院(部)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结合地方产业需要和学生专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企业,组织学生参与到专业相关的生产、管理一线,促进课堂知识向生产、管理实际转化,并围绕技术难题、工艺难题、基层治理难题等进行专题研究,建立校政行企深度合作、产教学研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促进行业企业提升竞争力。
4.生态环保类
聚焦“双碳”目标下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利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成果,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调研、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规划、环境保护项目攻关、生态旅游规划实践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辐射带动全社会共同守护绿水青山、盘活绿水青山、共享金山银山。
5.创新创业类
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创意中心、创客空间、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器等载体的作用,组织学生组建团队开展科研训练、产品开发、社会调研、学科竞赛、创业训练与实践等活动,锻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老师指导下分析问题、在思考的基础上解决问题、通过项目化运作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为“两个确保”目标的实现输出更多优质人才。
6.劳动实践类
立足高校和本地实际,深入挖掘学校及周边劳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集教育功能、体验品质、成果应用于一体的劳动场所和设施,设计寓教于乐、寓教于动、寓教于心的劳动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训练、社会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7.国情教育类
紧密结合各学院(部)专业特色,组织学生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等基层一线和边远地区,开展理论宣讲、建设规划、乡村振兴、技术推广、公益服务、文化宣传、支教支农支医等活动,让大学生在深入基层服务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国情民情,学会把理论讲到群众心坎、把技术用到群众生活,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把复兴梦想变成服务人民群众的具体行动。
四、立项要求
1.明确项目主体。学校为申报省级项目的主体,已经列入往届“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原则上不允许重复申报。
2.突出育人导向。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各学院(部)团总支要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紧密对接基层现实需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根本目标,合理设置项目主题,精准选择实践地点,科学设计团队结构,精心设计项目规划。
3.聚焦育人实效。突出社会实践活动“动手做”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完整地参与实践成果产出的全过程,并在其中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升育人效果。申报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团队及其成员要有可听可见、适合展示的预期实践成果。
4.强化育人保障。参与省级社会实践活动立项评选的项目要突出创新性、示范性和可持续性,应为近年来持续开展、有一定的基础成果、相对比较成熟的项目。项目团队要有专业教师全程参与指导,为项目育人实效提供专业保障。
5.完善育人机制。各学院(部)要加强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全面提升社会实践活动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活动团队要制定合理的活动进度安排,形成高质量、可持续、可复制的社会实践成果。
五、项目申报
申报项目需填写《第六届河南省“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表》(附件1) ,电子版以及盖章之后的PDF扫描件发送邮箱:jzdxtwxcb@163.com,每个学院(部)可申报一项,申报截止到8月8日。
六、结项与宣传
1.组织实施。申报各学院(部)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要及时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与服务对象、活动单位沟通对接,根据项目内容、组织形式和进度安排开展相关活动。
2.结果评价。活动项目开展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自立项项目公布之日开始算起。项目完成后,要填写《第六届河南省“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结项申请表》(附件2) 及结项报告,通过专报系统报送至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认定,对符合结项要求的项目颁发结项证书,并择优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3.活动宣传。各学院(部)要充分运用各类媒介平台,积极营造活动宣传氛围,有计划地推出系列报道,注重呈现细节、记录实况、传达真情;有计划地推出优秀团队展播和优秀项目推介活动,打造活动品牌。要深挖实践育人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形成学生工作新的特色成果,定期将活动的音、视频资料、新闻媒体报道、标志性实践成果上报省教育厅进行集中展示,被统筹采用的情况将作为项目结项的重要参考依据。
4.经费支持。省教育厅参考项目预算,对结项时被评定为一等奖的项目给予3万元经费奖励。
七、活动要求
1.认真组织谋划,广泛动员参与。各学院(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促进大学生在第一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之外与社会接触、与生产结合进行成长成才锻炼的系统性抓手,建立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全程指导、贯穿学制全程、全面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活动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与社会结合更加紧密的教育平台,推动青年一代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2.强化安全保障,确保有序开展。各学院(部)要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和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实际,多形式、多举措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要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制定安全预案,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切实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
联 系 人:栗岩
联系电话:2989318
共青团焦作大学委员会
2022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