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首页  团委简介  公告通知  团训要闻  网上团校  活力校园  实践创新  基层动态  校务公开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公告通知>>正文
关于焦作大学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补充通知
2025-03-31 17:32  

 各院部:

团省委关于举办第十七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复赛的预通知已于今日(331日)下发,根据省赛工作安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内容

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三类。参赛作品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

1.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在竞赛原有设置学科不变的前提下,侧重考量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鼓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应用研究。

2.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类。在竞赛原有设置学科不变的前提下,聚焦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原创性,引导青年勇于投身更有挑战难度的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为催生颠覆性科技成果打牢理论方法思维等基础。

3.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类。参赛作品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领域和关键任务,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5个组别,每篇在15000字以内可自选上述5个组别中的一个报送。鼓励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公益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高、前瞻性强的调查研究,形成有深度、有思考的社会调查报告。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的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聚焦经济建设,可着眼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自立自强、“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

——聚焦政治建设,可着眼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研究

——聚焦文化建设,可着眼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交流与传播等方面开展研究。

——聚焦社会建设,可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干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社会挑战等方面开展研究。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可着眼于绿色低碳、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对气候变化、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研究。

二、竞赛安排

1.院部申报(3月31日——4月6日)

各院部完成初赛作品筛选,4月6日前(以电子邮箱发件时间为准)报送相关材料至校团委邮箱jzdxtw@163.com,纸质版加盖学院团总支公章于4月7日报送校团委办公室(行政楼515)

报送材料提示:项目申报表由所在学院团总支或部门审核并汇总,连同作品申报书(附件1)一式3份、参赛作品汇总表(附件2),如有支撑材料,需扫描在同一PDF文档中。

2.校级决赛4月7——4月11日)

开展校赛评审,并于4月11日前公布参加省赛项目作品。

三、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1.学生参赛资格。凡在举办竞赛省级决赛的当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专科生。

2.作品申报要求。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竞赛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专科生。

3.特别作品相关证明。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4.参赛作品指导老师相关要求。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作品完成竞赛申报后,作品题目、作者、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联系人:徐春晓

联系电话2989318

特别说明:《关于组织开展焦作大学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如与此通知有不一致之处,以此通知为准。

 

共青团焦作大学委员会

2025331

 

附件【附件1:焦作大学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doc已下载
附件【附件2:焦作大学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汇总表.xls已下载
关闭窗口
最新通知  
图文速递 更多>>

焦作大学团委版权所有